协会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协会新闻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会长王小康:能源需求侧节能潜力待挖掘

发布时间:2019-01-28 09:20:36 作者: 来源:人民政协网
字号:

人民政协网12月12日澳门电 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会长王小康12日在2018国际清洁能源论坛上表示,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能源供给不仅要从生产上逐步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变,而且还要根据需求侧变化进行整体优化,把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员生产分配和消费进行合理匹配,实现可持续绿色协同发展。

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会长王小康在2018国际清洁能源论坛上表示,能源需求侧节能潜力待挖掘。

王小康表示,能源转型有两个很重要的领域。一方面是能源供给侧转型,主要向智慧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另一方面是能源需求侧的转型。换一个角度讲,就是能源的需求侧也需要智能化、智慧化,以实现更高效、更高质量的利用。

“近十年来,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智慧能源建设,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智慧能源作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之一,为我们带来了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应对气候变化、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案。不仅把能源的生产与消费、消费与互联网技术进行了深度融合,而且推动了能源领域相关技术和体制创新,提高了能源绿色、低碳、智能化发展水平。”王小康指出。

王小康长期从事能源节约与清洁能源业务,观察我国现发展阶段,包括东盟国家现发展阶段,与发展中国家比较,他认为我们面临的能源问题的挑战还有所不同。

“我们不仅在供给侧面临严峻挑战,比如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比如更高效生产高质量电力,同时我们还面临着需求侧的严峻挑战。”王小康说。

在他看来,目前全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和东盟国家,我们在能源建设的创新变革上取得了很多成就,但还主要集中在能源供给侧,能源需求侧还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对需求侧的响应不对称、不系统。

王小康就提高区域综合能源利用效率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是在能源供给侧要大力发展智慧能源系统,加快信息产业和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拓展能源大数据的采集范围,打通信息孤岛,促进数据资源的整合,实现多领域能源大数据的集成和安全共享,推动基于互联网和智慧能源的能源监管机制创新,建立覆盖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现代能源监管网络体系,提升能源监管的效率和效益;

二是在能源需求侧应大力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完善终端用能监管体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是做好基于能源需求的区域能源中长期规划,在考虑终端节能潜力资源化的潜力下,集成各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组建多轮系统,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建筑物特点,气候及因素等等,合理规划区域中长期能源生产与消费;

四是积极推进区域能源系统建设与运营一体化,区域能源系统涉及对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影响深远。科学合理的区域能源系统建设运营模式,是实现经济有效、可持续绿色供能的关键。

王小康还特意举了区域供热和区域供冷的例子。

2015年,中国已建成全世界最大的集中供暖系统,热水管网从长度达到19.27万公里,蒸汽管网总长度达到1.17万公里,覆盖面积约85亿平方米。区域供冷方面,中国国内已规划准备实施的大型区域供冷项目目前有20多个,供冷面积合计大约8700万平方米,作为涉及民生的供热和供冷,应采用一体化模式,不仅要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还要在未来20年内提供高质量的供热供冷系统,这也是能源高质量高效率使用的考虑。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区域能源系统,在中国也处于发展初期,需要培育和构建健康的市场体系,激发区域能源系统、领域技术和模式的创新力,在关键设备方面逐步形成核心竞争力,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区域能源系统技术和模式,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推动能源消费侧、供给侧的协同发展。

“我国已经建立了许多基于工业园区和居民社区的综合智慧能源服务平台,在能耗监测、数据集成、能效分析、系统综合性能优化、人员调控、能耗精细化计量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但基于需求侧节能潜力挖掘和响应的区域能源相对较少,未来将成为节能减排行业发展的蓝海。”王小康指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