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环境首发“水萝卜AI智能体 ”,AI开辟工业节水增效新路径
当今时代,伴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工业化程度加深,全球水资源短缺现象愈发明显,如何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已成为全球聚焦的重要命题。
在此背景下,AI的强势崛起,开始逐渐成为驱动水处理领域革新的关键力量,而金科环境发布的新一代AI产品“水萝卜AI智能体1.0”,便是环保水行业的首例“AI+”尝试,在助力工业实现智慧化节水增效的基础上,同步开启了环保水行业的“无人值守”新时代。

图1:“水萝卜AI智能体1.0”产品界面
9月16日,由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金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正和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工业智慧化节水增效推广活动暨金科环境水萝卜AI智能体1.0生态发布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会长王小康、秘书长智慧出席会议。行业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等300多人参加会议。

图2:“工业智慧化节水增效推广活动暨金科环境水萝卜AI智能体1.0生态发布会”现场
本场发布会以“AI为人类带来水自由”为核心议题,邀请到来自各地近400名行业专家、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环保企业、金融机构齐聚一堂,共同探讨AI智能体为行业带来的节水增效新发展。
发布会开幕阶段,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会长王小康在致辞中表示,我国环保产业多年前的特点是“起步晚、欠账多、规模小、水平低、发展快、容量大”。AI的赋能应用,将为环境治理和工业节水领域带来更丰富的想象力,金科环境智慧水岛“水萝卜AI智能体1.0”的发布,是智慧化与水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这一智能体生态,有望加速推动整个工业水系统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图3: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会长 王小康
而对于“AI+节水”这一概念,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刘东华则认为,在当今时代,AI红利与AI风险并存,而“水萝卜AI智能体1.0”的发布,恰好是工匠精神注入AI应用的典型范例。刘东华认为:“污废水的资源化利用,能通过AI找到最优解,通过水萝卜AI智能体的普遍应用与持续升级,可为工业、城市乃至国家的‘水自由’注入重要力量。”

图4: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 刘东华
随后,AI领域专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魏凯发表了主题为《人工智能+政策与产业实践》的分享。在魏凯看来,大语言模型的进步,给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了新的范式,如何促进从0到1的原始创新,并完成从1到N的工程研发、产品创新,将是工业企业面对的重要课题。而“水萝卜AI智能体1.0”的诞生,则是AI在工业水处理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魏凯认为,这项技术的诞生,将有助于抬高制造业的“微笑曲线”,更好的让AI应用于向善的一面,而这也是符合全人类最大利益、利益最大化的一个重要方向。

图5:AI领域专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 魏凯
接下来,发布会进入了重磅环节:金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慧春分享“AI为人类带来水自由”的主旨演讲。张慧春强调,“水自由“是人类追寻的最终目标,也是金科环境的企业使命,公司践行“资源化、AI数智化、产品化”的发展战略,通过改变粗放式的用水方式,让污水再生回用,在工业、园区、城市进行无限循环、分布式供水,节省新鲜水资源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让人类获得可持续的、充足的、可靠的、付得起的高品质水。

图6:金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慧春
张慧春进一步阐述通过AI赋能水行业的根本动因,他提出水厂项目的成功建设与运营需要具备“最高品质的设备与材料、标准化设计与流水线生产、以AI驱动的智慧化运行与管理”的稳固三角形理论,但由于传统工程水厂的定制化模式、投资建设成本巨大、缺少专业精英带来运营不稳定等弊端,造成水厂项目诸多瑕疵与不完美。而金科环境则通过“AI赋能水厂全生命周期的建设与运营,让AI接管水厂,替代人力职能,实现了水厂的工业流水线、标准化生产、无人值守和智慧化运行,带来90%的占地面积减少、90%的交付时间节省、90%的运营人员减少、50%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减少,而通过AI对水厂进行工艺优化预报与决策、设备与环境的预测性维护,则会让水厂运行更加稳定高效。
为了让参与嘉宾更直观地了解“水萝卜AI智能体1.0”的场景优势与产品特点,在发布会现场,金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数字科技事业部总经理王晓宇对“水萝卜AI智能体1.0”进行了全方位解读。

图7:金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数字科技事业部总经理 王晓宇
据王晓宇介绍,不同于以往业界To B的常规SaaS系统,“水萝卜AI智能体1.0”的定位,是一款可以自主代理、完成目标任务的AI智能体系统,不仅搭载了金科环境自研的工艺优化预报与决策模型,同时结合了计算机视觉、听觉、红外等感知AI模型,以及国产大语言推理模型,在Online to Offline的工作闭环逻辑下,直接为客户交付价值——安全高效运营的无人值守水厂,且成本最优。
图8:“水萝卜AI智能体1.0”底层AI架构及运行逻辑
这款“水萝卜AI智能体1.0“所搭载的工艺优化预报与决策模型,基于大规模图神经网络的环境体模型进行工艺工况预报,基于强化学习的决策体模型生成调节指令以自主调优工况,代替了传统水厂的工艺技术人员,同时保障运行工况最优,水质水量100%达标。

图9:“水萝卜AI智能体1.0”搭载工艺自主优化功能
同时,区别于传统的人工巡检,“水萝卜AI智能体1.0”还搭载了多元的预警模块,通过视觉、听觉、红外等多模态模型对设备的潜在故障、工作环境异常等问题,实现更即时的预警,并自主下发工单,驱动4S运营服务中心的人工即时处理,综合设备故障率得到大幅下降,实现零漏报、零误报。


图10:“水萝卜AI智能体1.0”多元模块预警系统
数据显示,在无锡区域落地的五个采用了“水萝卜AI智能体1.0”的水厂项目中,仅用10人便可完成运营管理,人力大幅节省90%,设备故障率降低50%,药耗降低15%,电耗降低30%,综合运营成本下降35%,体现了AI智能体接管水厂带来的价值成果。

图11:“水萝卜AI智能体1.0”无锡水厂试点案例及数据表现
正是基于金科环境对“AI+水处理”的划时代创新探索,配合以扎实的强交付实践落地,“水萝卜AI智能体1.0”不仅得到了业界的一致认可,并顺利成为认证的水行业首个“AI产业创新场景应用案例”,成为了业界行业、官方双认可的AI水处理智能产品。

图12:水萝卜AI智能体1.0成为工信部认证的“AI产业创新场景应用案例”
众所周知,在工业水处理场景中,工业优化预报与决策的精准度,将直接决定着工业生产的稳定性与高效率。为更好的探索AI智能体在水处理行业的实践想象力,并完成后续的高效迭代,金科环境与武汉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共建“人工智能创新研究中心”,并在现场举行了揭牌仪式。

图13:金科环境与武汉大学共建“人工智能创新研究中心“揭牌仪式现场
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产学研合作处副处长张利平评价道,在如今这个由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驱动的新时代里,尝试去用实践把人工智能的强大赋能与工业水处理的需求深度融合,将对推动我国绿色发展有着直观重要的意义,而武汉大学与金科环境的强强联合,正是基于双方共同愿景与优势互补的必然结果。
此番合作的达成,既能为高校科研成果提供理论到实践的试验田,亦能辅助AI模型的持续优化及迭代,从而给客户带来更加安全、稳定、高效的应用体验。
在AI模型趋于成熟与应用实践的交叉验证下,目前在工业领域,已有越来越多的AI构想完成了与工业场景的深度融合,重新定义了工业场景的效率边际,而“水萝卜AI智能体1.0”的成功发布与应用,便是一则很好的证明。借此契机,为了探索AI+工业应用更广泛的可能性,大会以“AI新使命:驱动产业重构与可持续未来”为议题展开了一场有关“AI+工业”的圆桌对话。

图14:“AI新使命:驱动产业重构与可持续未来”圆桌对话
本场对话主持人为正和岛副总裁、总编辑陈为,金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慧春、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刁志中、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魏凯、东方希望集团宁夏晶体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总裁冯学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张慧春认为,如今AI迭代的速度非常快,就拿“水萝卜AI智能体1.0”来举例,几乎每周都有新的迭代,而随着数据、研发的深入,相信未来AI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刁志中认为,做产业AI的基础是专业性,其次是高稳定、高可靠,在此基础上,产业AI才有可能爆发出高价值力,而这样的价值服务,或许能开辟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冯学理则表示,对于工业企业而言,让人、机、料、环、法五大核心要素时刻处于最佳状态非常重要,而“水萝卜AI智能体1.0”的诞生,无疑是为真正的水自由插上了科技的翅膀。魏凯表示,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落地,其实才刚刚开始,而“水萝卜AI智能体1.0”的案例则很有代表性,随着未来更深层次的工业数据得到沉淀,越来越多传统产业尝试与AI结合,工业AI必然能释放出更多的想象力。
在发布会现场,金科环境与南南合作金融中心、山西忻州经济开发区、中国太保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武汉中仪物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绿技行(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建中环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博奇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正和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等举行了战略签约仪式,共同推进水萝卜AI智能体在行业及国内、国外的推广应用。

图15:金科环境与一众战略合作伙伴在现场进行签约
通过这场发布会,到场嘉宾既见证了水萝卜AI智能体助力行业智能化绿色化的“新物种”诞生,亦共同畅想了水务智慧化新生态的未来-AI为人类带来水自由,在金科环境的创新实践下,“AI助力工业节水增效”的探索道路,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